导航菜单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

住院医疗

2023-04-22 4984 字号 : 手机二维码预览

扫一扫,直接在手机上打开

住院医疗
 
       一、文件依据
 
       《荆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》(荆政发【2017】25号)
 
       二、报销流程
 
       1.市内 (统筹区域内) 住院。参保人员因病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,凭社保卡即时结算,只需支付个人部分医疗费用。 
 
       2.市外(统筹区域外)住院。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因技术力量、设备设施等原因无法医治的,由具备转诊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(市人民医院或市中医院)出具证明,办理转诊手续,转市外定点医疗机构住院。急诊可先住院,3日内补办转诊手续。
 
       3.长期异地居住退休人员、省内外务工人员以及探亲、旅游等人员因病住院,需先通过电话、微信、QQ等办理有关备案手续,出院时凭社保卡在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。入住非联网结算医院,出院后凭医疗费发票、出院记录、诊断证明、费用明细清单、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回居住地乡镇医保服务工作站申请报销,市医保服务中心审核后30日内支付到账。
 
       三、待遇标准
 
       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,发生的属于基本医保药品目录、诊疗项目目录、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即“三个目录”(以下简称政策范围内)的医疗费用,超过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,按比例报销。
 
       1.起付标准。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200元,二级及县(市)所属三级医疗机构600元,其他三级医疗机构1000元。转诊及市外异地医疗机构1000元。14周岁以下参保人员住院起付标准按上述标准相应降低50%。
 
       2.报销比例。甲类项目费用,职工医保报销比例为: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95%,二级及县(市)所属三级医疗机构90%,其他三级医疗机构85%;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为: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85%,二级及县(市)所属三级医疗机构70%,其他三级医疗机构65%;乙类项目费用,由参保人员个人先自付5%,再按甲类规定报销。
       一次性医用材料和人工器官以终端单价为标准,1万元以内(含)的由参保人员个人先自付5%,3万元以内(含)的由参保人员个人先自付10%,3万元以上的由参保人员个人先自付20%,再按甲类规定比例报销。
 
       3.异地就医。转诊及市外异地就医的,按省内先自付10%、省外先自付15%后,再按上述比例报销。未按规定办理转诊或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的,降低50%比例报销,在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不予报销。
 
       4.大病保险。参保人员发生的属于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,经基本医保按规定报销后,年度内个人累计自付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(2020年度为12000元)以上的部分,职工医保按80%、居民医保按65%的比例享受大病保险待遇。基本医保起付标准、先行自付的费用、异地就医降低部分的费用等,不纳入大病保险报销范围。
 
       5.意外伤害。参保人员因意外伤害发生的医疗费用,符合基本医保政策规定的,设立年度报销最高封顶线,其中职工医保5万元,居民医保3万元。
 
       6.生育医疗补助。女性参保人员(参加生育保险的除外)因分娩发生的符合生育政策的医疗费用,按每人9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。


内容分享
预约挂号
预约
挂号
交通位置
交通
位置
就诊指南
就诊
指南
返回顶部
返回
顶部